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
桦南信息港 2022-05-21 450 10

从供需两端发力 保玉米稳产增产

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

  玉米是我国生产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,产量接近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%,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。受多重因素的影响,今年全球玉米价格持续上涨,近期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已突破每吨3000元大关。玉米用途广泛,其价格大幅上涨,将会产生连锁反应。不仅会影响小麦、稻谷等农产品价格,还会影响饲料、肉类等相关行业。多位专家表示,要精准调控,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,确保国内玉米稳定供应,保障粮食安全。

  玉米价格上涨

  外围市场影响仍在继续

  4月下旬利好消息增多,玉米外盘期货价格强势走高,刷新近十年来高位,国内连盘价格跟随偏强,提振期货市场看涨情绪。

  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,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4月18日创近10年来新高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7月合约当天报收于每蒲式耳(约35.238升)8.07美元,为2012年8月以来最高。

  国际期货价格的强势冲高,也给国内连盘市场带来明显提振作用,连盘价格呈现上行走势。4月中旬连盘价格突破每吨3000元关口,刷新历史高位。截至4月21日,连玉米主力2209合约收于每吨3014元,环比涨幅2.20%,同比涨幅10.93%。整体来看,今年以来,国内玉米期货已上涨11.28%。

  卓创资讯玉米分析师许亚婷分析,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上涨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接近历史高位,国际市场看多情绪主导,对国内玉米连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;二是东北产区售粮基本结束,玉米的后期供应会逐步收紧,市场持粮主体的出货心态比较强,所以玉米中长线维持看涨预期;三是由于近期新季小麦接近上市,托市小麦阶段性停拍,小麦价格上涨,对玉米价格上涨有带动作用。

  “受国际地缘政治和国内疫情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,一季度国内玉米价格上涨,阶段性、区域性特征明显,产区玉米价格涨幅超过销区,消费不足导致产销区价格倒挂。但此轮上涨并非因需求端引发,而是外部因素导致,当下外围市场影响仍在继续,需持续关注国际市场及国内期货价格波动对国内现货的影响。”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玉米分析师刘石磊说。

  乌克兰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,也是我国玉米进口重要来源地之一。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数量不断提升,从2017年进口182万吨至2021年进口824万吨,增长了4.5倍。“目前,可能会对我国玉米进口产生影响,但影响有限。”刘石磊如是说。

  普赖斯期货集团分析师杰克·斯科维尔说,美国农民今年种植玉米意愿下降影响,粮食市场面临玉米供给减少局面。乌克兰玉米出口可能减少,这将加剧全球(玉米供给)形势紧张,现在足以继续推高玉米价格。美国农业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显示,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连续两个月显著减少。

 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、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。随着养殖业快速恢复发展,国内玉米消费快速增长,产需存在缺口,需要通过进口调剂余缺。为了避免玉米进口来源地和进口品种高度集中带来的进口安全隐患,我国不断拓展玉米进口来源,多渠道增加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麦、高粱进口。

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、大麦5025万吨,较2020年的2419万吨大幅增长。其中,累计进口玉米2835万吨,同比增加152.2%。今年一季度,我国进口玉米710万吨、高粱259万吨、大麦172万吨、小麦305万吨,四大谷物合计进口量为1446万吨,同比微增3%。

  玉米价格不断攀升,稻谷与玉米的比价关系发生变化,稻谷替代玉米做饲料的可能性增加。2021年我国进口碎米总量高达250万吨以上,占进口总量的51%。今年一季度大米进口总量166万吨,其中碎米进口84.2万吨。进口碎米主要用来替代玉米做饲料,少部分用于食品加工和酒类生产。

 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预测部部长申洪源认为,从全球看,玉米供需保持稳中偏宽松格局,玉米产量、总消费量和期末库存都同比有不同程度增加。但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上涨、化肥价格上涨、全球玉米供应链受损、俄乌两国玉米产量下降,国际海陆运费、玉米种植成本、玉米价格形成机制也受到影响,全球玉米价格大幅上涨,抬高我国玉米进口成本,限制了进口采购力度。根据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,受价格上涨推动,今年一季度我国粮食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0%。

  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

  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

  我国玉米需求数量大,加上国际市场变数多,必须立足国内确保玉米稳产增产。去年我国玉米产量达2.7亿吨,同比增长4.56%,创历史新高,玉米供需紧张问题得到改善。“今年我国把玉米生产目标从去年的‘增’调整为‘稳’,各地力推大豆、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,同时扩大西北、西南产区玉米面积,成为稳玉米面积的重要保障。”刘石磊说。

  确保玉米稳产增产有两条途径,一是增加播种面积,二是提高单产。申洪源认为,我国耕地资源有限,在确保前期玉米播种面积得到落实的基础上,今年还需要扩大豆、扩油料,靠增加播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是不现实的,未来要更多依赖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增产。我国玉米单产水平从2001年的每亩313公斤,提高到2020年的每亩421公斤,玉米育种对单产水平的贡献占到45%以上,但玉米单产水平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。

  要实现玉米持续增产,核心是提高单产。要加大玉米育种研发力度,破解“卡脖子”问题。今年国家加大生物玉米推广力度,提高玉米单产水平,预计玉米产量有望再创新高。从长期来看,我国玉米供需仍处于紧平衡。刘石磊认为,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,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。

  从今年春播备耕相关生产成本情况来看,今年东北三省租地成本继续上涨,化肥价格大幅上涨,种子成本略有上涨,综合成本上涨至少超过200元以上,而且疫情影响下,人工成本也将会有所增加。今年生产的玉米还将水涨船高:其中吉林省样本农户玉米地租成本平均上涨约24.7%,化肥成本上涨约34.2%,种子成本上涨约9.8%;黑龙江省样本农户玉米地租成本平均上涨约23.7%,化肥成本上涨约33.6%,种子成本上涨约16.1%。

  当前春耕生产正由南到北稳步推进。申洪源认为,今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,国家继续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,为稳定玉米播种面积创造了有利条件。但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,抬高了玉米种植成本,挤压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空间。今年国家实施发放农资补贴、投放储备化肥、开通农资绿色通道等农资保供稳价政策,降低农民种植成本,稳定农民种植积极性。

  国内玉米市场活跃度不高

  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合理消费

  虽然目前玉米期货市场看涨情绪浓厚,但就国内玉米现货供需而言,市场活跃度不高,购销氛围延续清淡状态,现货价格窄幅整理。截至4月21日,全国玉米每吨均价为2734.32元,环比上周涨幅0.14%,同比跌幅1.96%。

  供应方面,东北除个别地区受物流运输影响,售粮进度偏慢外,其余地区售粮进度均已追平甚至赶超去年同期水平,区域内余粮不足一成。华北地区售粮进度均慢于去年,但近期步伐加快,区域内余粮一成半左右。国内玉米余粮逐步收紧,货源也基本由基层农户转移至中间环节,后期玉米供应节奏或逐步平缓偏紧,难有阶段性集中上量表现。

  多位专家表示,在大力发展玉米生产、确保玉米进口安全的基础上,还要加强玉米需求侧管理,引导合理消费。

  鼓励养殖企业提高科技水平,提高玉米等饲料原料转化利用率。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原料,在配合饲料中占比较高。近两年有关部门推动饲料配方结构趋向多元化,降低配合饲料中玉米占比,用大麦、高粱、小麦、稻谷等替代玉米,有效缓解了玉米供需矛盾。有专家认为,加强玉米替代原料饲用技术研究,鼓励新型酶制剂产品创制,开展配套技术方案集成示范,为构建多元化饲料配方结构提供技术支撑。

  发展优质饲草产业,减少牛羊养殖精饲料用量。推广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,着力增加全株青贮玉米、苜蓿、饲用燕麦、黑麦草等优质饲草供应,引导改变牛羊养殖过多依赖精饲料的饲养模式。除了耕地,我国还有广袤的草原,是食草家畜的天然“粮仓”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,合理利用草地资源,既能保障牛羊肉及奶制品的供给安全,提高牧民收入,又有利于减轻高产农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的压力。

  业内专家表示,4—5月,临近新季小麦上市,玉米有腾库预期,供应面或相对宽松,但下游需求难有明显好转,预计短线玉米价格上行空间或有限。中长线伴随玉米供应收紧,且贸易商收粮成本支撑,持粮主体出货心态偏强主导下,玉米现货仍以看涨为主,高点或出现在8月。与此同时,市场关注重点也应逐步向小麦开秤价格及新季玉米播种周期转移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食品报)

文章来源:中国食品报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分享

邀请

下一篇:暂无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桦南信息港  

© 2015-2020 Powered by 桦南信息港 X1.0

微信扫描